come on babay

come on babay,Love me ,love yourself.

2007/04/18

 

Google Analytics(Google流量统计)使用技巧

Google Analytics(Google分析)是Google的一款免费的网站分析服务,自从其诞生以来,即广受好评。Google Analytics功能非常强大,只要在网站的页面上加入一段代码,就可以提供的丰富详尽的图表式报告。今天,我将总结一下加入代码的一些技巧,使用不同格式的urchinTracker代码,可以跟踪网站上一些特殊事件(例如不会产生综合浏览量的事件、JavaScript事件、文件下载、出站链接等),还可以跟踪制定属性的事件(例如Adsense、完整反向链接等)。当然,阅读这些技巧前请先阅读"Google分析师帮助中心"的主要内容。

  一、统计非HTML的文件点击

  在网页文件中跟踪某一个链接,可以通过在链接 <a> 标记中添加onClick属性来实现,实例如下:


<a href=" http://www.williamlong.info/rss.xml" onClick="javascript:urchinTracker ('/rss.xml'); " >

  注意,使用这个属性,必须将 Analytics跟踪代码放在HTML代码前面,最好<body>的下面。

  二、跟踪Adwords

  Google Analytics官方已经直接支持跟踪Adwords,详细步骤请参看"如何将 Google Analytics(分析)帐户链接到 AdWords 帐户?"。

  另外,vdgraaf也提供了一个手动修改代码的方法,也可以实现同样功能,修改的例子是:

 
 _uacct = "**-******-*"; // your urchin code generated by Google Analytics


  if( document. referrer )
  {
   if( document .referrer.indexOf( 'google' ) != - 1 )
   {
       var urlPattern = /(?|&)q=([^&]*)/;
       var aMatches = urlPattern.exec( document .referrer );
       if( aMatches != null )
       {
       urchinTracker( '/query/' + aMatches[2] );
       }
       else
       {
       urchinTracker ();
       }
   }
   else
   {
       urchinTracker();
   }
   }
  else
  
{
   urchinTracker();
   }

  然后在"内容优化"-"内容效果"-"内容细目"里查看目录query的信息,好可以将其内容与"优化市场营销"-"搜索引擎营销"-"按点击付费与自然转化"-Google比较一下Adwords数据。

  三、跟踪Adsense点击

  我们以前介绍过的Adsense追踪软件只是将用户点击记录下来,并不具备统计功能,如果我们想要对以往的广告点击进行统计,那么可以直接利用Google Analytics来实现统计功能。

  实现的大致方法是:

  在Google的Adsense广告下面增加如下语句
 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>
  function log() {
   urchinTracker ( '/adsense');
  }
  var elements2;
  elements2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iframe" );
  for (var i = 0 ; i < elements2.length; i++) {
  if(elements2[i ].src.indexOf('googlesyndication.com ') > -1) {
   elements2[i ].onfocus = log;
  }
  }
  </script>

  修改好了以后,请大家不要点击Google广告进行测试,那样会被Google锁定帐户的,大家只要慢慢等待Google Analytics的统计信息即可。

  另外seobook也介绍了一个方法,原理是基本类似的。

  四、跟踪所有点出链接

  使用下面语句可以跟踪所有点出链接。

  
window.onload = setAdsLinks ;


  function setAdsLinks()
  {
   var Link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 ( 'A' );
   for( var i = 0; i < Links.length ; i++ )
   {
       Links[ i].onclick = function() {
       urchinTracker( this.href );


       }
   }
  }

  注意,使用这个代码需要将Google Analytics的统计代码放在页面的最前端,另外这种统计有一个副作用,就是如果网页的超级链接非常多的话,这些语句会影响浏览器的性能,甚至引起"假死"的状态。

  五、显示完整的反向链接

  统计来源的时候,Google Analytics只显示域名信息,我们可以通过修改统计代码,实现Google Analytics显示完整的反向链接

 
 _uacct = "**-******-*"; // 这些是Google Analytics产生的代码


  //用下面的代码替换原有的代码。
  if( document .referrer )
  {
   urchinTracker (document.referrer);
  }
  else
  
{
   urchinTracker();
  }

  六、不修改代码显示完整的反向链接

  Google官方提供了一个不修改代码也可以显示完整来源的方法,就是在"优化市场营销"-"访问者群体细分效果"-"造访来源",选中来源地址左边的图标,点"跨群体效果",再点"内容"即可返回来源具体静态URL的数据,这个方法用于静态地址的来源,动态地址(例如搜索结果)用这个会不好用。

 
据华盛顿邮报、纽约时报、雅虎及其它媒体综合资料,Google AdSense推出至今已经让很多人取得了丰厚的收入,而全球Google AdSense发布者中有8位的收入明显超过了其他人,以下是这些发布者的排名。

1.顶尖交友网站PlentyOfFish.com的站长Markus Frind,每月从Google AdSense获利30万美元。
2.目前最火热的Web 2.0新闻社区Digg.com的站长Kevin  Rose,每月从Google AdSense获利25万美元。
3.Jeremy Shoemaker,通过成百上千个域名联合营销,每月从Google AdSense获利14万美元。
4.著名博客Weblogs创始人Jason Calacanis,在将之出售给美国在线之前,Weblogs每天从Google AdSense获利4千美元,而现在由美国在线掌控之后,每月至少也能从Google AdSense获利12万美元。
5.MySpace个人空间展示与设计网站Freeweblayouts.net创始人David  Miles Jr.与Kato Leonard每月从Google AdSense获利10万美元。
6.高级水管工Tim Carter的建筑咨询网站AskTheBuilder.com每月可为他从Google AdSense获利3万美元。
7.专业Google AdSense用户Joal Comm每月能够从这一广告服务中获利2.4万美元,他甚至还写了一本专门介绍如何从Google AdSense赚钱的书。
8: Shawn  Hogan的商业软件网站DigitalPoint.com 每月可为他从Google AdSense获利1万美元。
出自"落叶卷秋风", http://www.tsinghuaboy.cn

--
我的网络营销boogger
http://china-news-it.blogspot.com
需要代理才可以看





<< 主页

存档

2007/4/8 - 2007/4/15   2007/4/15 - 2007/4/22   2007/4/22 - 2007/4/29   2007/4/29 - 2007/5/6   2007/5/6 - 2007/5/13   2007/5/13 - 2007/5/20   2007/5/20 - 2007/5/27   2007/5/27 - 2007/6/3   2007/6/3 - 2007/6/10   2007/6/10 - 2007/6/17   2007/6/17 - 2007/6/24   2007/6/24 - 2007/7/1   2007/7/8 - 2007/7/15   2007/12/2 - 2007/12/9   2007/12/9 - 2007/12/16   2007/12/16 - 2007/12/23   2009/10/18 - 2009/10/25   2010/1/10 - 2010/1/17  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

订阅 博文 [Atom]